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?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
客服
原帖内容
linfangsh

2009-6-12 15:08
易中天不说“美国宪政”说起

  易中天不说「美国宪政」

  说起网上随便一搜,就可以看到易中天除了众所周知的三国相关著作外,以
及《品人录》等书,但他还有一部著作,即《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故事》,
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。这部书个人也没有看过(注),而且,易中天在公开场
合的言论,似乎很少涉及,至于在百家讲坛的《品三国》,相信这领域并不一定
是易氏的最擅长之处。

  要说明的是,笔者对易氏还很尊敬的。至少他的《品三国》,基本上是以
《三国志》为准的,没有什么致命的硬伤。易氏口才、文笔又佳,妙语连珠,才
思如涌,下笔又快,所以,出这部《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故事》当也在情理
之中。

  只是,就我个人而言,我更愿意听到易氏在百家讲坛介绍美国的宪政。也许
他讲美国宪政的口才会不如三国,引起的反响也会远远逊于三国,但我相信,他
讲美国宪政对国民的开智作用,会远远高于三国之品。

  当然,易氏在百家讲坛不能讲美国宪政之类的题目,并不由于他个人原因。

  更多原因可能在于央视。迄今为止,在百家讲坛中还没有出现有关西方文化
和价值之类的题目。事实上,百家讲坛到今天,已经是「穷则思变」了。传统文
化已经被翻来覆去的炒来炒去,几乎到了无以为炊的地步,观众也已经习以为常,
早就没有了新鲜感。如果说,三年后百家讲坛还想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,那么,
引入西方文化的介绍恐怕是重要的选择之一。

  自五四时期起,对西方文化的引进与理解,或者是批判性的吸取,这一任务
就今天来看,应该说远远没有完成。当然,笔者并不是主张全盘西化。中国未来
的道路,当然在于中国之特色,但中国特色的根基,须融合西方文化的精髓之处,
毕竟,西方人已经走出了一条相对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发展之路,而我们
仍在寻觅的过程中,他山之石自然可以引鉴。中国的传统什么时候真正吸取了西
方文化的精髓,所谓的中国特色才真正有可能形成,这也正是民族的希望所在。

  可惜,就易氏不(能)讲美国的宪政,就央视百家讲坛来看,这条路还长着
吧。

  注:个人觉得关于美国宪政的介绍,任东来的《美国宪政历程:影响美国的
25个司法大案》,可能更精当且精当。


[ 本帖最后由 萍踪 于 2010-5-28 16:39 编辑 ]

查看评分记录

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
金币 +20 旅馆 2009-6-13 00:33 易中天老师确实有可爱之处
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5-7-3 05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