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?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
客服
原帖内容
zacuu

2011-10-25 11:22
不动心入世(原创)

佛家讲求四大皆空,自慧能禅宗开始,便追求空之境。
最著名的莫过于坛经中的两个故事:
第一个便是五祖弘忍传禅宗衣钵,
五祖让他的弟子都做一首畿子(有禅意的诗),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。
神秀在院墙上写了一首著名畿子:
身是菩提树,
心为明镜台。
时时勤拂拭,
勿使惹尘埃。
这首畿子是让人时时修行,勿使外物惑心,维持一颗明镜之心。
但这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吻合的。
当时还是火头僧的六祖慧能知道后也写了一首更著名的畿子:
菩提本无树,
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
何处惹尘埃。
对于禅宗讲求的顿悟,万物皆空的准则来讲,高下立判。
但从如今社会的角度来讲,从入世的角度来说,其实神秀的畿子更有借鉴意义,因为慧能让世人顿悟,讲求放下一切,无所求即无所失。看似境界高远,但却往往陷入空幻之境,让人因对万事都不执著而终不能成事。这对于凡夫俗子来讲,显然是不利的。
另一方面说,你我众人皆为凡夫俗子,有七情六欲,需要的其实是一个佛家不动心来应对纷繁红尘之中的万千诱惑,使得自己达到“万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”的境界,我想这对于众多求红尘潇洒而不追西天极乐的凡夫来讲更有用的。何为不动心呢。
在坛经中记载,因二僧论风幡义,一曰风动,一曰幡动,议论不已。惠能进曰:“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。”一众骇然。此谓慧能之不动佛心。后来王守仁进一步具化为心外无物。他们所追求的是一个本我的境界,即心外无物之境,自我之心自成天地,外物皆不能动我之心。虽然他们的本意都是追求万物皆空的唯心境界。但是这种不动心的修持法门对于凡人来讲还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的。
在如今社会,诱惑实在太多太多,我们总是面临众多选择,一着不慎满盘皆输,所累甚远,如何克制诱惑,使自己不至于沉迷花花世界,使之无法自拔呢。佛家不动心修持法门便是一种powerful精神武器。
凡事皆有度,凡事过犹不及,我们每人都应该修持一颗不动心来应对纷繁红心,保持自己的度,使之维系身心之健康。
话说,在如今,各种各样累人烦心的事困扰的几乎每一个人,而这色情万物确实又是很好的减压途径,但是过于沉迷则会拖累身心,所以,平时多做运动,时不时地静心明悟一小会,克制一下色心,使得自己的情欲控制在一定可控范围内,不至于不可控,时时泛滥。且不说别的,就是身体长期下去也受不了的,一定要适量适度,把握住自己的那颗不停动摇的心。突然有点小感慨,首次在此版发文,写得不好,还望见谅。

查看评分记录

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
金币 +46 虎上虎 2011-10-29 13:50 精彩文章 希望再见兄弟大作
贡献 +1 虎上虎 2011-10-29 13:50 精彩文章 希望再见兄弟大作
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5-7-3 11:31